香港《南华早报》文章,危机中的世界需要更多领导人拥抱中国的“大家庭”愿景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(G20)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,围绕“抗击饥饿与贫困”议题发表了题为《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》的重要讲话,谈到了中国的脱贫历程,以及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共同发展和繁荣。
“共同”是中国政策的关键词。“共同富裕”和“共同发展”听起来像是口号,但在中国,它们是深入人心的号召。当中国谈论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时,这不是外交术语,而是反映了中国人眼里的世界:一个大家庭。
想想我们如何与一群人打招呼。中文说“大家好”,反映了集体观念,即个人被视为一个整体中相互联系的部分。这与英语中的“大家好”形成鲜明对比——强调了个体性,问候你们每一个人。
人类是一个大家庭的理念贯穿中国社会,影响着从家庭生活到国家政策的方方面面。儒家的“大同”理想就憧憬着一个资源共享的乌托邦式和谐世界。中国的共同富裕愿景正是对这一古老理想的呼应。
这种理念也延伸到中国的外交政策中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本质上就是“大家庭”,它呼吁各国携手合作,认识到气候变化、流行病和经济不平等等问题是无法孤立解决的。
比如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它常被批评为“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工具”,但其基本理念就是共同发展。通过建设公路、铁路和港口,中国不仅促进了贸易,还为共同繁荣奠定基础。对于“全球南方”许多国家来说,这些投资项目就是发展的“生命线”。
同样,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先以及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,反映了中国认为全球挑战需要集体解决方案。中国借鉴道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,不仅把气候政策作为国内优先事项,而且作为对全球共同责任的贡献。
我们生活在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。新冠疫情暴露了深刻的不平等,一些国家各自为战。再加上民族主义抬头、经济鸿沟和地缘政治紧张,全球团结的想法让人觉得近乎天真。
但正因如此,中国的愿景才显得如此重要。西方国家通常倡导个人自由,而中国的集体方法则提供了另一条道路。共同繁荣并不是要消灭富人阶层,而是要确保没有人掉队。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要消除国界,而是要促进合作一起应对跨境挑战。
这一观点在“全球南方”国家尤其能引起共鸣,因为这些国家常常感到被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边缘化。无论是通过贸易、基础设施还是气候倡议,中国愿意按照他们的条件参与其中,这使中国成为许多国家的首选合作伙伴。
西方批评人士往往认为这些举措是中国影响力的战略扩张。实际上,他们忽略了这些举措更深层次的文化根源:家庭、和谐与共同责任反映了一种将集体福祉优先于个人利益的世界观。
共同繁荣和共享未来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文明的核心理念。这些理念的实施有时会与西方观念发生冲突,但其原则本身与公平、和谐和相互支持的价值观相呼应。
也许这正是世界可以向中国学习的地方。不可否认,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的西方模式推动了进步,但也加剧了不平等和分裂。中国强调共同目标和相互支持,提供了另一种视角,有助于弥合这些差距。中国的集体主义世界观并不是要削弱个性,而是强调相互依存。这一理念可以重塑全球治理,从零和竞争走向合作共赢。
也许是时候让更多的领导人不再把世界看作是利益竞争的集合体,而是把它看作一个大家庭,在这个大家庭里,共同的责任大于个人的竞争。虽然家庭成员并不总能和睦相处,但在关键时刻,他们会团结在一起。而现在,不正是当今世界处在的关键时候吗?